發表於 飲食文化

茶葉︰影響世界歷史的飲品

早上到茶樓喝杯茶,嘆「一盅兩件」點心,是不少香港人的日常。茶文化在中國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,甚至在日本、英國等地,都處處可見,但茶的起源,各位又是否說得出來?又為什麼茶樹原產於中國,但飲茶文化會被傳播到世界各地?今天就來跟各位說說茶的故事。

要研究中國傳統的茶文化,我們有兩本權威著作可以參考,一本是唐朝「茶聖」陸羽(733-804)所著的《茶經》,而另一本則是日本僧人圓仁(764-864)所著的《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》。根據陸羽記載,早在神農氏嘗百草之時,已經知道茶葉可以「令人有力、悅志」,中國最古老的詞典《爾雅》亦收錄了「檟」一字,即是茶樹的古稱。此後茶葉列入了古人的食譜之中,特別是江南各地,百姓以食用野生茶為主。

陸羽被後世尊為「茶聖」,其所著的《茶經》更是世界上最早關於茶的著作。
(徐秀棠︰陸羽像,1988)

到了唐朝,人們開始廣植茶樹,茶文化也因此傳遍大江南北,跟隨日本遣唐使來華的圓仁,就在其日記中留下大量與茶有關的記載。根據圓仁的記載,當時的茶文化明確分為「喫茶」和「啜茶」兩種,兩者完全不同。

先說「喫茶」。「喫」,同「吃」,會用這一個字,是因為茶葉還在,食用時需要咀嚼茶葉。唐朝人採集茶樹嫩葉後,會經過風乾、晾曬等步驟,再製成茶餅。食用時會用茶碾把茶葉碾碎,再用水烹煮茶葉,製成的茶湯較為濃稠。在較窮困的農村,人們則會加入蔥、薑、薄荷等配料,與茶葉一起煮成茶粥,又稱「茗粥」。

唐人飲茶的時候,會先用茶碾把茶葉研磨成粉末。
(唐.印蝴蝶紋陶茶碾)

至於「啜茶」,就是不吃茶葉,純粹飲用茶湯,更近似現今香港的茶文化。兩者相比,唐朝更盛行喫茶,事關當時物資較為貧乏,平民百姓需要以茶作為主食的配菜,情況一直至宋朝以後,社會逐漸變得富裕,啜茶才逐漸取代喫茶。

唐朝時期茶文化有多普及,我們可以在《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》中找到線索,這本由圓仁所撰的著作,記錄了其以請益僧身份隨最後一批遣唐使入唐求法的旅程。圓仁在開成三年(838年)到達山東,之後遊歷中原大地,參與了無數茶會。除了官員會以茶席接待客人,拜訪寺院時,僧人往往會為訪客奉上「清茶淡飯」,也就是現在日本人常吃的茶泡飯一碗。

除了吃喝的茶多,獲贈的茶葉也多。當圓仁準備回日本,收到的臨別贈禮就是一餅又一餅的上好茶葉,例如中散大夫楊敬之送他一串團茶,職方郎中楊魯士也送上「蒙頂茶二斤、團茶一串」。這裡面提到的團茶,其實就是茶餅,最初會加香料,後來不加,在唐朝較為盛行;蒙頂茶則是「散茶」的一種,即沒有製成茶餅,像現時常見的茶葉,蒙頂茶就是產自四川的最名貴茶葉。

現今我們考證圓仁的記錄,他自開成三年來華,至會昌五年(845年)離開,旅居中國長達7年,留下46條關於茶的記載,其中涉及喫茶17條,茶飯3條,啜茶5條,可見茶文化在唐朝的普及程度。

極熱湯服之,方寸匙二三匙多少隨意。但湯少好。其又隨意殊以濃為美。

榮西《喫茶養生記.喫茶法》

雖然茶在唐朝時已傳到日本,但現今日本所傳承的茶文化,卻是來自宋代。時值日本鎌倉時期,僧人榮西(1141-1215)於1168年到南宋留學,回國時帶了茶種和茶籽回日,開始在日本種植茶樹,並把宋朝的點茶文化帶回日本。在他的著作《喫茶養生記》中,記載當時的茶文化是把茶葉磨成粉,然後用熱水沖泡,煮成濃茶,也就是我們現在到日本所看到的「抹茶」。

除了茶葉外,日本僧人還把南宋的茶具帶回故鄉。日本文物中有所謂的「天目碗」,「天目」二字就是出自中國浙江境內的天目山,天目碗即天目山僧人用來飲茶的茶碗,部分天目碗現時已是日本的國寶級文物。

日本僧人榮西把茶籽帶回國後,各地開始廣植茶樹。圖為岡山縣後樂園內的茶畑。

雖然日本的茶葉茶器需求在宋朝以後慢慢達至自給自足,但中國茶葉倒也不愁出路,因為歐洲人來了。1498年,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(Vasco da Gama,c.1460-1524)抵達印度,此後葡萄牙人陸續在東南亞各地建立勢力範圍,亦在當地與到來貿易的中國商人接觸,茶葉這種商品開始出現在歐洲人視野之中。

在當時,茶葉在歐洲是種極為昂貴的進口商品,只在王室宮廷等上流貴族之間流行,尤其是在葡萄牙宮廷。其實也不難理解,中國生產的茶葉,以及同樣在中國生產的茶器,還有飲茶需要的砂糖,全部都靠葡萄牙商船繞過大半個地球才運抵歐洲,單是運費成本已經非常嚇人,所以一般人根本就喝不起,再加上葡萄牙人壟斷了東方貿易,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就更少機會接觸到茶了。

直至1662年,葡萄牙公主布拉干薩的凱薩琳(Catherine of Braganza,1638-1705)嫁予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(Charles II,1630-1685),隨行嫁妝中帶著大批茶葉與茶器,茶文化自此傳入英國;稍後成立的英葡聯盟,更讓英國商人可以直接利用葡屬澳門與中國商人交易,引入更多茶葉,讓茶文化流傳更廣,甚至成為英國人的生活必須品。根據文獻記載,單是廣州一地,在1750年茶葉出口量為3,542噸,到了1833年急增至20,216噸,可見歐洲茶葉市場在不足一百年間急速發展了好幾倍。

有需求就會有供給,中國商人看准了茶葉貿易帶來的利益,各種商品也開始外銷起來,最主要的當然就是茶葉。中國商人通常會用密閉性強的錫罐來儲存茶葉,然後在罐上貼上中英文標籤,以介紹各種茶葉給西方商人。

由於茶葉得來不易,歐洲人珍而重之人,以茶箱保館。
(19世紀初.黑漆描金開光庭園人物圖茶箱)

既然茶葉如此珍貴,自然要購買合適的容器來存放,中國商人也沒有放過這商機,推出了「茶箱」這一種商品。茶箱通常分為兩層,裡面的是錫罐,好一點的會用雙蓋設計,加強密閉效果;外層則是紋飾繁複的漆器,部分會附設上鎖裝置,鑰匙由女主人保管,以免傭人偷拿。

喝茶還需要有茶壺茶杯,但當時歐洲人習慣以鐵器盛載酒水,喝熱茶會燙手,解決這問題的最好辦法,就是連茶器都用進口貨,把中國的瓷器都帶回去不就行了?為了滿足這需求,中國商人把大量青花瓷與廣彩瓷器運到廣州出口,又把品質最好的稱為「南京貨(Nanking cargo)」。雖然叫「南京貨」,但其實與南京沒有關係,只是品質優良的代名詞,當然價格也與品質成正比。

茶文化的流行,也帶動中國茶器出口。商人把瓷器從景德鎮運到廣州上船出口。圖為清末的外銷茶器。
(19世紀下半葉.廣彩人物花卉紋壺連杯及托碟)

除了飲茶需要外,在18世紀的歐洲正在流行中國風(Chinoiserie)。因為啟蒙時代的思想家認為,中國是一個制度健全又文明進步的國家,所以非常推崇中國文化,連帶整個歐洲貴族社會都興起了中國熱,搶購來自中國的瓷器,然後珍而重之地放在大廳欣賞。

不過,瓷器貿易的龐大資金流動,很快就吸引了歐洲各地王室的注意,開始研發燒製瓷器的技術。最先有成果的是荷蘭人,在台夫特建立了藍陶廠,但因為燒製溫度不足,所以只能燒製出陶器。真正成功研發出瓷器的,則是薩克森國王奧古斯都二世(Augustus II the Strong,1670-1733),在1710年建立了邁森瓷廠(Meissen Porcelain Manufactory),至今仍然是國際頂級瓷器品牌之一。

歐洲皇室想把製作瓷器的技術帶到歐洲,而最先成功的則是薩克森王國的國王,其邁森瓷廠至今仍是國際頂級品牌。
(約1713.墨彩描金瓷茶壺.邁森瓷廠.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)

負責出口的中國商人賺了個盆滿缽滿,進口的歐洲商人同樣也是,甚至連英國政府也從中取利不少。根據統計,在1834年,英國政府單是茶葉稅已徵得330萬鎊,大概是國庫收入的十分之一。然而,這代表英國人每年把巨額金錢用於購買茶葉,所以教科書常說鴉片戰爭前中英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。在1830-1833年間,英國就輸入了9,950,286銀元的中國貨品,貿易逆差達2,615,263銀元之巨,間接導致了鴉片戰爭爆發。

直至1848年,英國人福鈞(Robert Fortune,1812-1880)從中國引進茶樹苗及相關種植技術至印度及斯里蘭卡等地,打破中國在茶葉生產的壟斷,也才有了今天的錫蘭紅茶。

時至今日,茶已在世界各地演變出不同的飲食文化,例如香港的茶樓文化、日本的抹茶、英國的英式紅茶、印度的奶茶等。下次到別的國家旅遊,不妨嚐試一下當地的茶文化,或許會有一番新奇體驗。

發表留言